![]() 扇出線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線路的電子裝置
专利摘要:
一種扇出線路,包括第一扇出導線與第二扇出導線,第一扇出線路包括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第一導線與訊號線平行且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第二導線連接於第一導線與其中一訊號線之間,而第二導線的長度為L1’,第二導線與第一導線之間夾有鈍角。第二扇出導線包括第三導線與第四導線,第三導線與訊號線平行且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第四導線的長度為L2’,而第一導線與第三導線的寬度分別為W1。第四導線連接於第三導線與另一訊號線之間,第四導線與第三導線之間夾有前述之鈍角。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的寬度分別為W2,其中(W2/L1’)>(W2/L2’),且L1’<L2’。 公开号:TW201323980A 申请号:TW100144405 申请日:2011-12-02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Chee-Wai Lau;Tsao-Wen Lu;Chien-Ju Lin;Chien-Hao Fu;Tsang-Hong Wang 申请人:Au Optronics Corp; IPC主号:G02F1-00
专利说明:
扇出線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線路的電子裝置 本申請案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扇出線路(fan-out circuit)。 隨著科技的進步,體積龐大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器已經漸漸地走入歷史。因此,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等平面顯示器則逐漸地成為未來顯示器之主流。 一般的平面顯示器皆具有主動區(active area)以及週邊線路區(peripheral circuit area),其中主動區內配置有多個畫素(pixel)以及多條訊號線,週邊線路區上則設計有扇出線路,訊號線會從主動區域延伸至週邊線路區,並透過前述之扇出線路而與驅動晶片(driver IC)電性連接。 扇出線路具有多條扇出導線(fan-out traces),隨著驅動晶片與對應的訊號線之相對位置不同,導致扇出導線之間存在有顯著的阻抗差異。因此,如何縮小各扇出導線之間的阻抗差異,實為此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扇出線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線路之電子裝置。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電性連接於一驅動晶片與多條訊號線之間的扇出線路。此扇出線路包括一第一扇出導線以及一第二扇出導線。第一扇出導線包括一第一導線與一第二導線,第一導線與訊號線平行且與驅動晶片電性連接,第二導線連接於第一導線與其中一訊號線之間,第二導線與第一導線夾有一鈍角(θ+(π/2)),且θ<90°。第二扇出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與一第四導線,第三導線與訊號線平行且與驅動晶片電性連接,第四導線連接於第三導線與另一訊號線之間,其中第一導線與第三導線的長度差為L1,而第一導線與第三導線的寬度為W1,第四導線與第三導線夾有鈍角(θ+(π/2)),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的長度差為L2,而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的寬度為W2,且L1、L2、W1、W2滿足下列關係式: (L1/W1)=(L2/W2);以及 W1<W2。 本申請案另提供一種電性連接於一驅動電路與多條訊號線之間之扇出線路。此扇出線路包括一第一扇出導線與一第二扇出導線,第一扇出線路包括一第一導線與一第二導線。第一導線與訊號線平行且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第二導線連接於第一導線與其中一訊號線之間,而第二導線的長度為L1’,第二導線與第一導線之間夾有一鈍角(θ+(π/2))。第二扇出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與一第四導線,第三導線與訊號線平行且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而第一導線與第三導線的寬度分別為W1。第四導線連接於第三導線與另一訊號線之間,第四導線的長度為L2’,第四導線與第三導線之間夾有前述之鈍角(θ+(π/2)),其中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的寬度分別為W2,且L1’、L2’、W1、W2滿足下列關係式: (W2/L1’)>(W2/L2’),且L1’<L2’。 在本申請案之一實施例中,前述之扇出線路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條第三扇出導線,其中第三扇出導線的延伸方向與訊號線平行,而第三扇出導線的長度為L0,且第三扇出導線的寬度為W1。 在本申請案之一實施例中,前述之W1、W2、θ滿足下列關係式: W2‧(sinθ)=W1。 在本申請案之一實施例中,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的線距(line space)為S,而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的間距(pitch)為P,且S、P、W1與W2滿足下列關係式: 在本申請案之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之間具有一第一連接處,而第三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具有一第二連接處,且第一連接處與第二連接處不位於同一個水平面上。 在本申請案之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導線之長度實質上大於第三導線之長度。 本申請案又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前述之扇出線路,且前述之扇出線路係配置於基板上。 在本申請案之扇出線路中,由於各條扇出導線之阻抗接近,因此訊號在不同扇出導線中傳遞時,不會因各條扇出導線之阻抗差異過大而造成所傳遞之訊號出現不同程度的衰減。 為讓本申請案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實施例】 圖1為本申請案第一實施例之扇出線路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之扇出線路100電性連接於一驅動晶片200與多條訊號線300之間。扇出線路100包括一第一扇出導線110以及一第二扇出導線120。在本實施例中,各條第一扇出導線110與第二扇出導線120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且上述扇出導線110、120之材料包括金屬、合金、金屬之氧化物、合金之氧化物、金屬之氮化物、合金之氮化物、金屬之氮氧化物、合金之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 第一扇出導線110包括一第一導線112與一第二導線114,第一導線112與訊號線300平行且與驅動晶片200電性連接。也就是說,第一導線112之延伸方向相同於訊號線300之延伸方向。第二導線114連接於第一導線112與其中一訊號線300之間,意即,第二導線114係與相對應的訊號線300連接,且第二導線114位於相對應的訊號線300與第一導線112之間,第二導線114與第一導線112夾有一鈍角(θ+(π/2)),且θ<90°。此處,(π/2)於數理中為90°之意思。第二扇出導線120包括一第三導線122與一第四導線124,第三導線122與訊號線300平行且與驅動晶片200電性連接。也就是說,第三導線122之延伸方向相同於訊號線300之延伸方向。第四導線124連接於第三導線122與另一訊號線300之間,意即,第四導線124係與相對應的訊號線300連接,且第四導線124位於相對應的訊號線300與第三導線122之間,假設第一導線112與第三導線122的長度差為L1,而第一導線112與第三導線122的寬度為W1,第四導線124與第三導線122夾有鈍角(θ+(π/2)),第二導線114與第四導線124的長度差為L2,而第二導線114與第四導線124的寬度為W2,則L1、L2、W1、W2滿足下列關係式(1)與(2): (L1/W1)=(L2/W2)......(1) W1<W2......(2) 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第一扇出導線110之第二導線114的長度為L1’,而第二扇出導線120之第四導線124的長度為L2’,則L1’、L2’、W1、W2滿足下列關係式(3)與(4): (W2/L1’)>(W2/L2’)......(3) L1’<L2’......(4)。 從關係式(1)與(3)可推知L2=L2’-L1’。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之W1、W2、θ滿足下列關係式(5): W2‧(sinθ)=W1......(5) 關係式(5)的推導如下: (L1/W1)=(L2/W2) →((L1/L2)/W1)=(1/W2) →((sinθ)/W1)=(1/W2) →W2‧(sinθ)=W1,其中,”‧”為乘號。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之鈍角(θ+(π/2))與驅動晶片200的寬度、驅動晶片200上訊號接點的間距以及訊號線300的間距相關。通常,鈍角(θ+(π/2))約為135度,但不限於此。於其它實施例中,前述之鈍角可以為任意大於90度且小於180度之角度,例如:95度、105度、115度、125度、145度、155度、165度、175度、或其它較合適的角度。 在本實施例中,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114與第四導線124之間的線距(line space)為S,而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114與第四導線124之間的間距(pitch)為P,且S、P、W1與W2滿足下列關係式(6): 關係式(6)的推導如下: W2‧(sinθ)=W1 →W2‧((W2+S)/P)=W1 →W22+(W2‧S)-(W1‧P)=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線112與第二導線114之間具有一第一連接處C1,而第三導線122與第四導線124之間具有一第二連接處C2,且第一連接處C1與第二連接處C2不位於同一個水平面(圖1中的水平虛線)上。換言之,第一連接處C1與第二連接處C2之連線具有大於0之斜率。 圖1中所繪示的扇出線路100可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中。意即,此電子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前述之扇出線路100,且扇出線路100係配置於基板上。舉例而言,前述之基板例如為一電路板或一顯示面板。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例如為一可撓性(flexible)電路板或與一硬質(rigid)電路板,而顯示面板例如為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場發射顯示面板、電泳顯示面板、電濕潤顯示面板或液晶顯示面板。 在本實施例之扇出線路中,由於各條扇出導線之阻抗接近,因此訊號在不同扇出導線中傳遞時,不會因各條扇出導線之阻抗差異過大而造成所傳遞之訊號出現不同程度的衰減。 【第二實施例】 圖2為本申請案第二實施例之扇出線路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本實施例之扇出線路100’與第一實施例之扇出線路100類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扇出線路100’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條第三扇出導線130,其中第三扇出導線130的延伸方向與訊號線300平行。也就是說,第三扇出導線130之延伸方向相同於訊號線300之延伸方向。而第三扇出導線130的長度為L0,且第三扇出導線130的寬度為W1。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扇出導線130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且上述扇出導線130之材料包括金屬、合金、金屬之氧化物、合金之氧化物、金屬之氮化物、合金之氮化物、金屬之氮氧化物、合金之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 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扇出線路100’包括多條第一扇出線路110、110’以及多條第二扇出線路120、120’,其中第一扇出線路110與第二扇出線路120位於第三扇出線路130的一側(例如左側),而第一扇出線路110’與第二扇出線路120’則位於第三扇出線路130的另一側(例如右側),且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的設計原則與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的設計原則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位於第三扇出線路130一側的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係與位於第三扇出線路130另一側的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例如係對稱分佈。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請案並不限定分佈於第三扇出線路130兩側的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必須對稱分佈,此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視設計需求而更動其分佈模式。舉例而言,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可不對稱分佈於第三扇出線路130兩側,或者是第一扇出線路110’、第二扇出線路120’與第三扇出線路130交錯排列。 同樣地,圖2中所繪示的扇出線路100’可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中。意即,此電子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前述之扇出線路100’,且扇出線路100’係配置於基板上。舉例而言,前述之基板例如為一電路板或一顯示面板。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例如為一可撓性電路板或與一硬質電路板,而顯示面板例如為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場發射顯示面板、電泳顯示面板、電濕潤顯示面板或液晶顯示面板。 雖然本申請案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申請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申請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申請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扇出線路 110、110’...第一扇出導線 112...第一導線 114...第二導線 120、120’...第二扇出導線 122...第三導線 124...第四導線 130...第三扇出線路 200...驅動晶片 300...訊號線 L1、L2...長度差 L0、L1’、L2’...長度 W1、W2...寬度 S...線距 P...間距 C1...第一連接處 C2...第二連接處 (θ+(π/2))...銳角 圖1為本申請案第一實施例之扇出線路的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案第二實施例之扇出線路的示意圖 100...扇出線路 110...第一扇出導線 112...第一導線 114...第二導線 120...第二扇出導線 122...第三導線 124...第四導線 200...驅動晶片 300...訊號線 L1、L2...長度差 L1’、L2’...長度 W1、W2...寬度 S...線距 P...間距 C1...第一連接處 C2...第二連接處 (θ+(π/2))...銳角
权利要求:
Claims (13) [1] 一種扇出線路(fan-out circuit),電性連接於一驅動晶片與多條訊號線之間,該扇出線路包括:一第一扇出導線(fan-out traces),包括:一第一導線,與該些訊號線平行且與該驅動晶片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二導線,連接於該第一導線與其中一訊號線之間,其中該第二導線與該第一導線夾有一鈍角(θ+(π/2)),且θ<90°;一第二扇出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與該些訊號線平行且與該驅動晶片電性連接,其中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三導線的長度差為L1,而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三導線的寬度為W1;以及一第四導線,連接於該第三導線與另一訊號線之間,該第四導線與該第三導線夾有該鈍角(θ+(π/2)),其中該第二導線與該第四導線的長度差為L2,而該第二導線與該第四導線的寬度為W2,且L1、L2、W1、W2滿足下列關係式:(L1/W1)=(L2/W2);以及W1<W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更包括至少一條第三扇出導線,其中該第三扇出導線的延伸方向與該些訊號線平行,而該第三扇出導線的長度為L0,且該第三扇出導線的寬度為W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W1、W2、θ滿足下列關係式:W2‧(sinθ)=W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的線距(line space)為S,而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的間距(pitch)為P,且S、P、W1與W2滿足下列關係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之間具有一第一連接處,而該第三導線與該第四導線之間具有一第二連接處,第一連接處與該第二連接處不位於同一個水平面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該第一導線之長度實質上大於該第三導線之長度。 [7]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配置於該基板上。 [8] 一種扇出線路(fan-out circuit),電性連接於一驅動電路與多條訊號線之間,該扇出線路包括:一第一扇出導線(fan-out traces),包括:一第一導線,與該些訊號線平行且與該驅動電路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二導線,連接於該第一導線與其中一訊號線之間,其中該第二導線的長度為L1’,該第二導線與該第一導線之間夾有一鈍角(θ+(π/2));一第二扇出導線,包括:一第三導線,與該些訊號線平行且與該驅動電路電性連接,其中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三導線的寬度分別為W1;以及一第四導線,連接於該第三導線與另一訊號線之間,該第四導線與該第三導線之間夾有該鈍角(θ+(π/2)),其中該第四導線的長度為L2’,該第二導線與該第四導線的寬度分別為W2,且L1’、L2’、W1、W2滿足下列關係式:(W2/L1’)>(W2/L2’),且L1’<L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W1、W2、θ滿足下列關係式:W2‧(sinθ)=W1。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的線距(line space)為S,而彼此相鄰的第二導線與第四導線之間的間距(pitch)為P,且S、P、W1與W2滿足下列關係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之間具有一第一連接處,而該第三導線與該第四導線之間具有一第二連接處,第一連接處與該第二連接處不位於同一個水平面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扇出線路,其中第一連接處與第二連接處之連線具有大於0之斜率。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扇出線路,配置於該基板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64484B|2014-12-11|扇出線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線路的電子裝置 EP2725881B1|2015-06-24|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652927B|2020-09-08|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254761B1|2021-05-25|Cof 패키지, 이를 포함하는 cof 패키지 어레이, 및 표시 장치 CN107003774A|2017-08-01|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JP2018503128A|2018-02-01|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KR102175780B1|2020-11-09|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172236B2|2019-01-01|Narrow fr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US10181504B2|2019-01-15|Flexible display panel with redundant bent signal lines US10088724B2|2018-10-02|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US20210359070A1|2021-11-18|Display device US20220019103A1|2022-01-20|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20319623A1|2012-12-20|Lead line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WO2020119015A1|2020-06-18|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239303B2|2022-02-01|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substrate US20180374912A1|2018-12-27|Displays with Redundant Bent Signal Lines and Neutral Plane Adjustment Layers JP5506034B2|2014-05-28|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2057421A|2002-02-22|Emi対策を施した回路基板 TWI528074B|2016-04-01|顯示面板 US10558285B2|2020-02-11|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JP6762196B2|2020-09-30|電気光学表示装置 TWI708982B|2020-11-01|電極連接單元及包括其的觸控式螢幕面板 KR102354030B1|2022-01-20|전극 접속 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소자 KR101903984B1|2018-10-04|전극 접속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07183581A|2007-07-19|能動素子アレイ基板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141877A1|2013-06-06| CN102540593A|2012-07-04| TWI464484B|2014-12-11| CN102540593B|2014-10-22|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617862B|2016-11-05|2018-03-11|Cerebrex Inc|窄邊框顯示模組及資料輸出裝置|JPH1010550A|1996-06-20|1998-01-16|Alps Electric Co Ltd|液晶表示素子| US20070216845A1|2006-03-16|2007-09-20|Chia-Te Liao|Uniform impedance conducting lines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70117268A|2006-06-08|2007-12-12|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판| KR20080053781A|2006-12-11|2008-06-1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팬아웃 배선 구조와 이를 구비한 평판표시패널 및평판표시장치| TWI395007B|2009-09-30|2013-05-01|Au Optronics Corp|扇出線路以及顯示面板| TWI406033B|2009-12-11|2013-08-21|Century Display Shenzhen Co|一種陣列基板的扇出線路|US9974175B2|2013-04-29|2018-05-15|Samsung Display Co., Ltd.|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KR102047068B1|2013-04-29|2019-11-2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패널, 전자기기 및 전자기기의 본딩 방법| EP2930557B1|2014-04-10|2018-07-04|Samsung Display Co., Ltd.|Electric component| CN105388647B|2015-12-15|2019-09-24|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液晶面板的扇出走线结构及液晶面板| CN105717716A|2016-04-26|2016-06-29|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6169456A|2016-08-22|2016-11-30|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扇出线结构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以及扇出线布线方法| TWI695215B|2019-03-15|2020-06-01|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元件基板及拼接電子裝置|
法律状态:
2021-09-1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4405A|TWI464484B|2011-12-02|2011-12-02|扇出線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線路的電子裝置|TW100144405A| TWI464484B|2011-12-02|2011-12-02|扇出線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線路的電子裝置| CN201210059212.8A| CN102540593B|2011-12-02|2012-03-08|扇出线路以及具有此扇出线路的电子装置| US13/444,859| US20130141877A1|2011-12-02|2012-04-12|Fan-out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